加入收藏    |    服务热线:
关于我们
  关于云来
  企业文化
  新闻动态
  专家团队
  战略联盟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关于我们>>新闻动态        
“北斗+互联网+其他行业”构建新兴产业链


 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2118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7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认为,通过积极推动北斗与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围绕“北斗+”与“互联网+”形成的新业态增长迅猛,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始逐渐显现。


d77650d58ee5d06f26afc25b0f789fca.jpg


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5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会上公布了“北斗导航系统全球布网”的计划与时间表——从今年到2020年,中国将把多种类型的近30颗北斗卫星送入轨道,这意味着中国北斗卫星将正式开始全球组网。今年下半年,我国计划发射6至8颗全球组网卫星,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卫星的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北斗的产业化应用之路也正全面提速。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2118亿元,北斗对产业核心产值的贡献率已达70%。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认为,通过积极推动北斗与大数据、云计算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围绕“北斗+”与“互联网+”形成的新业态增长迅猛,经济和社会效益开始逐渐显现。

请输入文字请输入文字


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下半年发射

目前, 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今年下半年至2020年发射的近30颗北斗卫星属于北斗卫星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建设,即北斗三号系统。而前两步,包括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面向中国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都已经实现。目前15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5颗新一代北斗卫星也已完成在轨调试,即将入网工作。第三步就是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面向全球服务。


“北斗三号系统建设正稳步推进,已完成5颗北斗三号卫星试验验证,全面突破了系统核心关键技术。”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北斗系统将确保运行连续稳定,服务性能满足承诺指标要求并稳步提升,逐步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的基础上增加了性能更优、与其他系统信号兼容互操作程度更高、用户体验更好的服务信号。“卫星设计寿命由8年提升至10年以上,空间信号精度优于0.5米,增加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B1C,配置了星间链路,设计了全新的网络协议和管理策略,还采用了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


民用融合新模式:北斗+互联网+其他行业

目前,以融合为特征的“北斗+互联网+其他行业”新模式,正在构建以北斗时空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兴产业生态链,并正在成为北斗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位置信息有两类,一类是事后通过软件解算来获得的位置信息;一种是实时地通过移动网络或无线数传电台把数据传到服务器或后台。量产后的安装有北斗系统的便携式手持终端,通过北斗短报文和定位功能,可以让‘驴友’们在沙漠里也不会迷路,而且价格也不贵。


据了解,目前北斗产品在农机上已经普遍使用。例如,通过北斗定位,农机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将设计规划路线与实际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无人驾驶的农机可以24小时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


截至目前,中国境内已经建立了近1500个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用于提供区域服务。地基增强系统可以通过拓展公共服务吸引用户,单个的地基增强站,用来提供区域的服务。


北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础服务能力后,可以赋能诸多应用场景,如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自动驾驶等。以小蓝单车为例,接入北斗系统后,在不更改已有硬件的情况下,通过软件在线升级,单车的定位精度达到米级,而且没有增加功耗。


u=2773780649,579694420&fm=26&gp=0.jpg


北斗系统还可以与GPS、格洛纳斯等定位数据结合后解算,定位精度与初始定位时间均可大幅提高。支持网络辅助北斗(A-北斗)加速辅助定位系统,就是通过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显著提升定位精度的同时,将初始定位时间缩短至3秒。目前,该加速定位服务已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万用户使用,每天调用次数达1亿次。


 
版权所有 © 江苏云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31691号-1  深圳网站制作
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西路华建大厦A座5层  电话:0512-58991991  传真:0512-58226883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