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服务热线:
关于我们
  关于云来
  企业文化
  新闻动态
  专家团队
  战略联盟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关于我们>>新闻动态        
【两会好声音】中国人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导航?

一提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大家都说他是“左手搞测量,右手搞导航”。作为北斗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近年来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就一度超过他最擅长的大地测量。两会前夕,记者就中国人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导航系统三问杨元喜。杨元喜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不仅涉及国家安全利益,也和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

央广军事记者采访杨元喜委员 图片来源:央广军事

一问北斗

老百姓啥时候才能普遍用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月28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米级快速定位北斗芯片”正式推出,标志着中国自主可控的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正式进入米级定位时代。米级定位服务是什么概念?杨元喜委员给出了通俗解释:“就是我们的车子在公路上开,你就可以不会选错车道,车道的误差都可以检测得出来。”


据悉,中国目前超过400万辆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兼容终端,到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将全部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发展速度之迅猛甚至超出技术进步。

杨元喜用一组数据进行了有力说明:“去年我们国家卫星导航产值1750个亿,北斗能占20%,贡献率在20%以上,今年肯定有更突飞猛进的进步。我们科技工作者在应用推广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在中国境内布设了很多增强的基准站,为用户可以提高到米级的定位服务。”


杨元喜说,今年是我们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的开局之年,计划把4到6颗卫星送上太空。“2018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2020年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二问北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力是否走在国际前列?


杨元喜委员说,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技术上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我们卫星之间有链路,卫星可以观测卫星,在全球跟踪站少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有高精度的轨道测定,高精度的时间同步;第二,卫星钟有了比较大的精度,卫星钟是定位导航精度的一个核心载荷,它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三,卫星之间的通信能力不断提升,卫星自己可以测定自己的轨道,不需要地面帮忙,它就有这个能力,运控系统也会有很大改进。

星载氢原子钟让北斗授时百万年只差1秒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卫星导航能力走在国际最前列了呢?


杨元喜回答较为谦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能说是最先进的,但一定是先进的,无论是卫星载荷还是设计理念,以及未来为大众提供服务的能力,都是有特色的、可靠的。


三问北斗
有了GPS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杨元喜是一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院士,他对国家安全利益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在今年的两会上,他准备了几个提案,其中他最看重的就是呼吁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比如国防、公安等核心领域,应该使用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能力,用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对国家安全是有帮助的。”


作为老百姓为什么也要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呢?杨元喜举出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人深思。2014年3月8日,载有239人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联,机上有154位中国乘客。三年过后,依然没有人知道MH370去了哪里。它成为航空史上最难解开的谜团之一。

北斗芯片推出米级快速定位 北斗应用进入米级定位时代 图片来源:网络

杨元喜说:“如果把所有的飞机上装上中国的北斗,那么MH370还能找不到吗?北斗有位置报告功能,有各种各样的功能,至少在MH370入海水瞬间,我们知道你从哪儿入海的,甚至偏航超出一定限度,我都会提醒你,北斗有这个能力。”


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未来在中国的应用,杨元喜充满憧憬,他说中国人用自己的导航系统会有一种自豪感和获得感:“如果有一天,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打开他的手机,是中国的北斗给你提供的信号,是不是很自豪。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指挥平台是用中国的北斗进行时间同步,用北斗提供的信号进行定位、进行指挥,整个国防会有这种获得感。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铁路、公路和航路等交通设施,如果都用中国的北斗,老百姓是不是有一种获得感?”


 

 
版权所有 © 江苏云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31691号-1  深圳网站制作
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西路华建大厦A座5层  电话:0512-58991991  传真:0512-58226883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