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质子火箭很好地保证了格洛纳斯-M卫星的发射任务,帮助格洛纳斯为俄罗斯提供全境卫星导航服务,未来建立一个完整的格洛纳斯星座去和GPS进行全面竞争,也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俄罗斯制定了导航精度全面追赶GPS的计划,此前格洛纳斯系统定位精度为水平16米,垂直25米,这个能力即使对比GPS民码也有些差距。俄罗斯还让格洛纳斯星座达到水平方向上5米,垂直方向上9米的精度,在信号最糟糕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水平12米垂直25米的精度。随着格洛纳斯-M的全面应用,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精度已经接近GPS系统,2011年达到了GPS的标准,具备全球卫星导航能力。

俄罗斯之外,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已经成熟,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2014年11月23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
所以说,正是由于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中国的北斗,世界导航市场才不会被美国的GPS和欧盟的GALILEO全部垄断,那些军事后起之秀国家才有可能赶超美军的信息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