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資本 英國地產投資專家
R&L Capital invests primarily targets a good rate of return on high-end office developments, retail outlets, as well as residential including student apartment renovation projects.
The rate of return is our primary pursuit, R&L capital through various open real estate industry chains, deal with design, planning, development, management, maintenance, leasing, and renovations. Combine all of this with an agile business sense, extensive business contacts, clearly focusing on the market to source the highest return on the 1% of projects, whilst ignoring the 99% ambiguous.
In the UK the average market rental yield is 7% in most cases, however, a number of projects we invest in the rate of return can be as high as 25% or more!

R&L資本是領先的英國地產投資機構,致力於為全球各地的個人與公司提供一流服務。
R&L資本擁有超過10年豐富的英國市場投資經驗,立足於英國,主要面向華人市場,針對廣大華人投資者的充裕現金,結合後金融危機英國市場的特點,進行高回報率地產專案的收購和開發。R&L資本主要投資對象為高回報率高端寫字樓和商鋪,以及住宅和學生公寓的改造項目。
回報率是我們首要的追求,R&L資本通過打通地產的各個產業鏈,集買賣,設計,規劃,開發,管理,維護,出租,改造於一體。結合敏捷的市場嗅覺和廣泛的業務聯繫,我們只尋找和關注市場上回報率最高的那1%的項目,而忽略絕大部分隨處可見的99%。在英國市場平均租售比7%左右的情況下,我們投資的數個項目年租金回報率可以高達25%以上。
R&L資本同時可以幫助投資者辦理一站式的英國移民事務。

業界資訊
中國家長抄底倫敦樓市 清晨5點半排隊搶房

  你能想像在倫敦出現清晨5點半去售樓處排隊搶房的情景嗎?
  在英國知名房地產仲介公司工作的米小姐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抱怨,每天帶中國的“土豪”們看倫敦各地高檔樓盤,腿都要“跑斷”了。
  倫敦房地產市場太瘋狂了,是米小姐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倫敦最近房價瘋漲,2012年10月我買了一套還沒有竣工的期房,現在已經漲了近30%了。前兩天還有仲介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賣掉。”來自江蘇的房地產投資商楊先生告訴本報記者。
  相信自己“命中缺水”的楊先生每次置業都必須是“水景房”。前年,送一對兒女到倫敦讀高中的他斥資一百多萬英鎊,在倫敦市區東北方向的人工湖畔購下兩套新建公寓,一套現房、一套期房。
  湖上天鵝野鴨閒遊、湖畔綠蔭蔥蔥曲徑通幽,很難想像這兩套公寓是在倫敦2區——距市中心只有20分鐘地鐵路程的次中心地段。
  “比起上海的房價,倫敦這樣的地段、這樣的自然環境以及這樣便利的交通,每平方米標價6萬元人民幣真是不貴呀!”楊先生對自己的投資頗為得意。
  而楊先生只是眾多來自中國的“家長型”投資者之一。
  自2008年開始,中國內地留英學生家長組成“抄底英倫房地產”大軍,成為英國,特別是倫敦新建住房的購買主力。
  2014年更是出現了“井噴”,包括“海德公園1號”和“塔橋1號”在內的倫敦最奢華新建公寓專案都成了中國買家的“獵物”。
   中國買家專用報價單
  根據英國權威地產公司第一太平大衛斯(Savills)的報告,在過去2年裡,倫敦市中心新建住房投資者絕大多數來自海外,而其中近半來自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
  去年底英國政府宣佈,英國2013年新建住房約11.7萬戶,比2012年增長了16.2%,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
  大量新建住宅為了保證銷售,在開發設計時就已經“量身定做”地迎合海外投資者的趣味和生活習慣。
  英國特別是倫敦的新建住房基本上都屬於城市舊區改造的一部分,因此各樓盤社區內的配套設施都相對齊全和統一。公共綠化、小型超市、公共健身等設施一應俱全,可以說與中國任何一個新開樓盤幾乎沒有區別。
  英國在樓盤推廣方面也是將重心移至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上海等地,幾乎所有的新樓盤都首先在海外開盤。若干樓盤模型、圖片再加上銷售人員的三寸不爛之舌,在推廣會結束時,樓盤基本上一大半都“名花有主”了。
  而為了讓亞洲特別是中國內地買家方便瞭解樓盤的情況,有地產公司甚至將房屋資訊的標示和報價方式都改成了“中國式”。
  在英國,出售房屋都以“棟”或“套”為單位,同時以臥室數量和綜合設施等來報價,房間的面積是用英尺標注的。然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拿到的一份房屋報價單則是以每平方米來報價,並且一反英國人不在乎房間朝南朝北的習慣,房間朝向也作為了報價的一個要素。
    倫敦房價創27年來最高漲幅
  全英房屋抵押貸款協會稱,6月英國住宅價格上漲1%,同比增長11.8%,二季度增長率已超過了2007年的高點,平均房價高達18.89萬英鎊。而倫敦更是創下了平均房價超過40萬英鎊的歷史紀錄,同比上漲26%,為1987年以來最高漲幅。
  近年來,英國房地產的復蘇可以說與英國經濟全面走出危機低谷相同步。
  英國政府推出“幫助購買住房”計畫,幫助大量年輕人和社會支柱領域如教育、醫療衛生等從業人員購買一套個人住宅。
  同時,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避險港灣,海外買家大量湧入。這是推動英國特別是倫敦房價的最重要因素。
  對於2014年的市場,業內普遍預測英國房價會繼續保持6%~8%的漲勢。第一太平大衛斯研究報告對市場的看法更加樂觀,他們認為,今後5年,英國房價將會有25%的上升空間,倫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會表現更加強勁。
    投資地雷頻現
  “現在造的新樓與磚瓦結構的老房子不同,是鋼筋水泥的,牆壁薄如紙板,隔音效果很差。說是三房,房型都很小。建築品質有些也有問題,我搬進來的第一年,各種修補沒有斷過。現在的房子哪能和倫敦市中心那些18、19世紀的建築比啊。”楊先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感歎道。
  雖說新建住房有其優越之處,其弊端也相當顯而易見。無論投資還是自住,都必須關注到社區安全、人群疏密、人種族裔、社會階層等因素。
  中國內地買家許多都想讓在英國留學的孩子有一個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因此,安全應該是首要考量因素。
  在英國,以倫敦為例,除了個別高端樓盤,大多數新建住房都是舊區改造項目。也就是說,很有可能嶄新漂亮的新樓,是座落在大片政府廉租房之中的。
  而廉租房常常存在著犯罪率、失業率、酗酒率三高的情況,缺乏家庭管教的問題青少年也特別多。在這樣的地區內生活,雖然社區小範圍內硬體設施奢華,環境幽雅,但走出社區,直接就面臨安全隱患。
  本報記者曾在一個新樓盤採訪時看到這樣一條標語:本地區今年犯罪率下降15%。
  舊區改造地段雖然交通發達、出行方便,但是由於廉租房人口密度高,因此常常遇到社會資源缺乏的情況,比如醫療、教育甚至超市等。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新建大樓以分攤方式收取的物業管理費非常昂貴。
  本報記者從楊先生處瞭解到,他每年支付的物業費近6000英鎊,地稅300多英鎊,另外還要繳納地區政府稅15000英鎊。
  物業管理費包括的專案繁雜,而且是根據上一年的使用花費來分攤結算的。雖然物業管理公司會將所有花費資訊公開透明、分門別類地列出細目清單發到每家每戶,但普通居民不可能詳細計算那些複雜的開支,基本上也就只有“要多少給多少”的份了。
    “中國式”房地產泡沫
  正是由於如此漲速,市場上便開始出現“泡沫正在形成”的恐慌。“類似上世紀9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正在強速形成”、“外國購房者推高英國房價”、“政府應該出臺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等等呼聲在市場此起彼伏。這也觸及了經濟學家和政府的神經。
  “英國房地產價格猛漲是英國經濟最大風險。”英國央行副行長肯利夫(Jon Cunliffe)發出警告,“特別是房價上漲的速度遠遠超過人們工資收入的增長,這是最大的威脅,這會導致英國經濟內部債務大幅上升。”
  近日,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代表金融政策委員會和監管機構出臺政策,試圖打壓房地產市場的兇猛漲勢。其中主要包括從2014年10月1日起,按揭設上限,即貸款金額達到借款人收入4.5倍的按揭所占比例不可超過15%;另外,對借款人償還抵押貸款的能力設置新的測試標準,即借款人必須在銀行基準利率上升至3%的情況下,依然有償還能力。對未能通過新測試的借款人,銀行必須拒絕其按揭申請。
  卡尼更是表示,還有更多的抑制房價工具可以使用,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推出。

 
©2013 www.rl-liv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linkchant.com